頸椎亞健康克星—— 旦邦光電科技“頸舒通”和“臍光寶”迎春上市

聚焦數(shù)據(jù)
截止2020年底中國目前有機動車3.4億輛左右,有機動車駕駛員4.3億人,其中商用車駕駛員每日平均駕駛時間長達8小時。
對于機動車駕駛員而言,長時間的駕駛帶來頸椎病的困擾是很大的一個問題。
一般市面上的產(chǎn)品

市面上常見的頸椎治療儀主要是以“加熱”和“按摩”為主,因為達不到一定的作用深度而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2021年1月9日,中山旦邦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特別針對頸椎亞健康的光學治療儀——“頸舒通”光療儀為廣大頸椎亞健康患者帶來了福音?!邦i舒通”使用中山旦邦獨家的“深痊光光療技術”,這一技術是復旦大學劉木清教授20年來的科研成果,經(jīng)過復旦大學信息學院光生物實驗室實驗驗證,真正掌握了光電核心技術理論,這是劉木清教授團隊又一項國內(nèi)尖端科技,打破國外技術壁壘。這是此類技術首次在千元級的家用光療儀上得到應用。
1903年,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被授予丹麥醫(yī)學家奈爾斯·賴博格·芬森,芬森采用紅光療法治療天花及狼瘡病人,病人不僅保住了性命,而且也未留下常見的麻點,因此獲得諾貝爾獎。光療才真正意義上成為一種正式的醫(yī)療手段。
1996年,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正式批準光療用于臨床。
1997年,F(xiàn)DA又將光療列為腫瘤治療的五類基本方法(手術、放射、化學藥物、光動力、生化免疫治療)之一,開始常規(guī)化應用于臨床。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再次被授予了這一光電領域的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而中國在光療領域近乎一片空白,價值上百萬元的光療設備只能依賴進口。中山市旦邦光電科技是中山復旦聯(lián)合創(chuàng)新中心第1家孵化企業(yè),也是深痊光技術應用產(chǎn)品“頸舒通”和“臍光寶”全國獨家總運營單位。上海電視臺等主流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
旦邦“頸舒通”的上市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不僅填補了國內(nèi)該領域的技術空白,更通過“高科技產(chǎn)業(yè)化”實現(xiàn)全面落地,及時響應“十四五健康中國”政策的推進。
